为何叫顺湖中学?陵水历史文脉告诉了你答案……

来源: 华中顺湖     2023-07-12


顺湖中学的历史文脉,得从一家书院说起……

 

顺湖书院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时任陵水知县的顾芝(今江苏苏州人),为便教授陵水学子,振兴陵水教育,率众捐款筹建了当时陵水惟有的一家书院,取名为顺湖书院,之所以将书院取名为“顺湖”,据说一是因循陵水的古称“顺潮县”(汉武帝时所设)。二是想以内地著名的鹅湖书院为标杆。尽管无法知道其全部用意,但单从字面用意,便可见其承载了士子们的美好愿望,“顺”字寓意顺风扬帆,温和娴熟。“湖”字寓意海纳百川,知识渊博。

  

清乾隆戊子年,即1768年,也就是书院建成十余年后,陵水出了清代第一位举人——曾日景,而他很有可能是顺湖书院走出去的优秀学子。因曾父曾经在顺湖书院掌教长达八年之久,所以,作为教师子女,曾日景极有可能就在顺湖读书。

 

顺湖夜读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瞿云魁任陵水知县,上任第二年,锐意整顿顺湖书院,并将自己的微薪捐献,聘请名师前来授课,使得陵水“生徒济济,诵读不辍”。此外,瞿云魁还选定顺湖书院作为陵水新八景之一,即“顺湖夜读”。有诗吟咏:

 

《劝顺湖诸生勤学》

 

青铜本非镜,冶铸须磨莹。

 

荡尽云间黑,皎皎似日明。

 

邪正俱可见,妍媸无弗呈。

 

苟不勤拂拭,尘垢已微生。

 

而况人之性,智愚无定言。

 

学焉乃知道,不学心自盲。

 

嘉肴虽在列,咀嚼识和羹。

 

高山切仰止,阶级以渐嵘。

 

岂是圣贤业,卤莽可有成?

 

功期十年足,读须万卷经。

 

凡事皆忌满,腹笥独喜盈。

 

上下千百载,庶几或令名。

 

谓尔如不信,何以镜常清?

 


顺湖学堂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贡生张鸿猷奉命将顺湖书院改建成顺湖高等小学堂,成为当时陵水的最高学府。而后,顺湖学堂给当地乡村教育输送了大批人才,为陵水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顺湖中学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2022年3月,由县政府投资的校建项目开工。2023年7月5日,陵水县人民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标志着华中师范大学顺湖中学正式成立。承载厚重历史、延续顺湖文脉,顺湖中学将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团队的带领下,追求卓越,勇立潮头,逐梦新时代。

 

编辑:王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