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陵水光坡镇岭门社区整合撂荒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荷花、菱角等特色产业,精心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与特色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岭门社区的荷花、菱角种植基地,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然而,过去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土地被撂荒,未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岭门社区立足自身实际,整合撂荒地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陵水光坡镇岭门社区副主任吕世雄告诉记者,“我们岭门社区一共有将近1万亩的水田,但是岭门社区的生产条件受冬季风影响,种别的冬季瓜菜很难种的,所以这几年我们就把荷花产业引进来,我们农户有将近十年的种植经验,现在产量可以达到600斤一亩,按去年的价格可以达到9000元一亩。”
为了让特色产业更好地发展,岭门社区积极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采用了生态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证产品的绿色、有机品质。
光坡镇岭门社区边头区红四队荷花产业技术员黎能景介绍:“在使用新技术之前,农户还是有点抵触的,于是我们就采用了培训、授课、跟现场实操,跟他们深入的讲解这些新技术的好处和使用技巧,经过一段时间,农户也看到新技术对农产品产量方面的帮助,他们慢慢也是接触了我们的新技术。”
陵水光坡镇岭门社区边头区红二队荷花种植户胡茂宁说:“现在改变很大,我们现在种植的荷花不用操心销路,自家种的农产品能够拿上市场上卖,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
为了提升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岭门社区注重品牌建设,计划注册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标,并通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举办采摘、游玩观光等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陵水光坡镇岭门社区副主任吕世雄说:“这个荷花产业我们原来计划搞到1000亩,商标我们也制定好了, 我们想用'乐田村名' 来命名商标,把我们产业做大做强,想做个乡村游,欢迎远方的游客,都过来这里旅游观光。”
除了稳步发展的荷花产业,岭门社区还加大了菱角产业的种植。看到菱角种植的良好前景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菱角种植的队伍中来。
陵水光坡镇岭门社区副主任吕世雄说:“水生蔬菜类的菱角,今年的种植规模也达到270亩 ,根据我们地理位置,还有我们的土地资源优势方面,也想把荷花(菱角)产业做大。”
董开成是岭门社区发展特色产业道路上的“领头羊”。他是最早在岭门社区发展菱角种植的种植大户,凭借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扩大菱角种植规模。在他的带动下,岭门社区的菱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如今,岭门社区的菱角不仅在本地市场畅销,还远销到国内一线城市,成为岭门社区的一张特色名片。
海南董大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法人董开成说:“目前的销路我们都是推往国内一线大城市,还有一些大的批发市场,今年的销售量还是可以,明年我们会逐步的增加自己的种植面积,把田块防风措施工作做的好一点。”
审核:殷礼嘉 龙仕炜
记者:龙仕炜 罗明钊 朱世飞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