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起,海南省进入主汛期。当天上午,海南省2025年防汛防风防旱形势和减灾救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市举行,介绍我省今年汛期形势以及应对汛情的相关部署。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汛期我省热带气旋灾害总体接近常年,暴雨洪涝灾害总体略重于常年。在主汛期到来前,已有第1号台风“蝴蝶”和一个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并登陆我省,今年的“三防”工作形势仍不容乐观。
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武占超介绍,今年以来,我省按照国家防总的部署要求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对“三防”工作要求,立足“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提早部署、科学防御,扎实推动“三防”各项责任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结合实际,海南重点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以强化“三防”保障。
在高位部署压实责任方面,5月15日,汛期首日,我省召开全省“三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对“三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19个市县逐级落实五级“三防”责任人3590名,向社会公示市、县(区)、乡镇(街道)责任人258名,并通过第1号台风“蝴蝶”的防范应对,进一步全面激活全省“三防”责任体系。
在备汛工作方面,我省年初即指导各市县、各部门从责任落实、机制完善、隐患排查、应急处突准备、基层能力提升等重点方面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全省分行业、分层级对地质灾害、江河湖库、渔船渔港、低洼易涝点、漫水路(桥)等14类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组织2万多人次参与培训演练,开展科普宣教活动346场(次),进一步夯实防汛防风工作基础。
在推动复盘成果落地方面,我省系统复盘超强台风“摩羯”和台风“潭美”残涡强降雨防御情况,印发《超强台风“摩羯”和强降雨综合复盘评估报告》,剖析多方面问题,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复盘成果落地。同时修订相关预案,印发极端天气应对指导意见,出台灾后恢复重建与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等,进一步弥补台风暴雨防范应对中的短板不足,并建立定期调度机制,保障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落实。
此外,基层“三防”工作能力的提升工作持续开展。推动落实我省《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在前期试点编制行政村防汛防风形势图基础上,进一步选取文昌、琼中、临高、澄迈4个市县105个重点行政村编制形势图;依托海南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为全省3支市级、17支县级、182支乡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1709台(套)装备,有效提升基层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应急救援准备进一步强化。全省共落实应急救援力量24697人,涵盖驻琼军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机动队及其他救援力量。同时与央企抢险队、专业抗洪队伍、通信保障队伍建立联动机制。此外,获批纳入全国航空消防布局,两架高功率应急救援直升机全年驻防我省,并通过开展防御强台风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全面提升极端天气下跨部门实战联动能力。
防灾减灾基础不断夯实。完成省、市县两级应急指挥部基础设施提升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有效支撑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指挥调度工作需求。同时,在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及重点自然灾害多发高发区建设370MHz应急指挥无线通信基站359个、配备终端2615部,全面实现部、省、市县(区)、重点乡镇的应急指挥无线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部署搭载通信基站的大型无人直升机救援平台1套和中型无人机救援平台2套,向易受灾市县、乡镇配发卫星电话724部,大幅提升我省“三断”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