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新华网携手猿辅导、中博网正式启动博物AI+新知计划。该计划以“智启新文博 育见新未来”为主题,凭借新华网客户端和猿辅导素养课合力打造的“科普视频课”、“我眼中的国宝”主题作文征集、“小小讲解员”跨学科演讲挑战及博物馆素养主题展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特色活动,联动全国多家国家级、省级博物馆,为AI时代下博物馆教育的转型升级集聚新的发展动能,更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开拓新的实践方案。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7046家;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19万人次,较上一年同期参观人数增加了879.87万,创历史新高。公众青睐博物馆,是因为这里在链接着人类记忆、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同时,还肩负着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职责与使命。
新华网客户端总经理胥斌表示,博物馆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学习的公共空间,尤其在培育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精神素养与文化自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博物馆通过打造“内容+平台”新业态新优势,广泛应用AR、VR、AI等数字技术,为博物馆传播教育提供全新可能。
胥斌强调,新华网作为新型数智化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互联网全球传播与服务平台,将不断发挥媒体优势、平台优势、技术优势,充分链接各地政府、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建“大文化”平台,与猿辅导一起共同为推动文化产业IP输出和文化产业落地运营提供强力支持,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创新路径贡献力量。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表示,博物馆堪称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是历史文化与各类知识的海洋,想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仅局限于看看展品、听听讲解,还得注重方式方法。他认为,要让孩子愿意走进博物馆、喜爱博物馆,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这就要从孩子的认知出发,针对孩子的需求量身定做互动展项、体验空间等平台,拉近孩子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使孩子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去感受博物馆的魅力,进而为孩子走进博物馆创造更多机会。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狄永杰表示,在学生素养培育的过程中,AI技术正悄然成为赋能学生快乐成长的重要力量。AI不仅可以生成契合自身能力、兴趣及学习进度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为其定制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让学生能够精准地发现并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他建议,善用AI工具,将博物馆的文化滋养与科技赋能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让核心素养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自然生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博物馆正运用AI赋能博物馆教育,以数字化手段高效聚合分散的文博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推动传统单向知识传递模式向双向互动转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表示,陕西历史博物馆创新研发“互联网+虚拟现实+教育”的博物馆虚拟仿真教育课程,将难以展示的内容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复原和模拟,让公众能够“近距离”接触文物,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无论是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还是历史文化爱好者,都能通过这个教育服务产品汲取文化养分”,实现文物保护与教育传播的双赢。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专职副书记郑漫丽看来,AI技术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活化博物馆教育场景,以生动、多元的方式将金沙遗址的文物、历史与文化精准地传递给每一位热爱知识、渴望探索历史的朋友,并为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郑漫丽表示:“此次博物AI+新知计划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平台,期待与各界携手,以科技为翼,让博物馆的教育火种照亮更多人,让文明基因在创新传播中代代相传。”
“博物AI+新知计划推动着人工智能与文博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文明传承范式的革新。”青州博物馆馆长曾磊表示,受博物AI+新知计划的启发,青州博物馆下一步将借力AI算法定制个性化导览服务,打造智能导览系统;借助AI技术开展文物数字化修复与还原,并开发AI互动教育游戏,持续迭代升级文博教育体验。
猿辅导集团副总裁马旻表示,为跳出传统知识灌输模式,猿辅导素养课推动“大概念”教育的探索与推广,强调“学什么”之外的“如何学”“如何用”,关注培养青少年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与未来的底层能力。她指出,作为当前率先与全国博物馆开展深度规模化合作的教育品牌,猿辅导素养课将继续联合新华网、全国百余座博物馆,并邀请教育、文化、科普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教研团队,依托素养课程体系、AI技术与文博资源,开发面向青少年的教学内容。
“博物AI+新知计划正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面向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文博领域协同育人机制’,让博物馆以更丰富的方式参与青少年成长,也让教育在文化场景中汲取更深厚的养料。”马旻表示,今年的博物AI+新知计划正是基于“大概念”教育理念摸索出的一条有效路径,围绕结构化、真情境、跨学科迁移这三大核心支点,结合猿辅导自主研发的“AI作文通”工具、猿辅导AI大模型与课程设计体系、AI辅助工具等领先技术和多方专业力量,以“我眼中的国宝”作文征集活动、博物馆线下素养主题展、“小小讲解员”跨学科演讲挑战等实践活动,打造多个落地场景,贯穿学生从课堂到博物馆、从教学设计到家庭共育的全过程,“猿辅导素养课将持续以‘大概念’为引领,携手文化、科技与教育多方力量,共建开放、多元、真实的教育生态,助力新时代青少年更好成长”。
未来,博物AI+新知计划还拟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福建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青州博物馆等开展合作,为推进博物馆创新教育与青少年文化学习相结合走深走实搭建协同共进的桥梁。(郑然)
编辑:叶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