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台风“剑鱼”过境后,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产科病房内,预产期临近的群英乡孕妇黄女士正安静地接受孕期健康监测与胎心监护,并不时回应医生的询问。
“真的来对了!”黄女士轻抚肚子,欣慰地说道。24日台风来临前,经乡镇医护人员多次耐心沟通,她最终同意提前入院。“起初还担心临时住院,吃住会不习惯,没想到这里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比在家还安心。”
黄女士能够如此安心,背后是陵水黎族自治县在多维度织就的一张高效防护网络,以及一条全力畅通的“生命通道”。
台风“剑鱼”过境,陵水多处道路断枝残叶散落、街角杂物淤泥堆积,部分公共设施也遭受不同程度损坏,恢复畅通刻不容缓。面对灾情,陵水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市政环卫、公安交警、应急消防、公路电力等多支专业队伍迅速响应,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各乡镇、村(社区)工作人员连夜投入抢修抢险一线,全力清障排淤、修复设施,优先保障医院供电,只为打通一条条“生命通道”。
台风预警发布后,陵水立即启动孕产妇安全保障应急预案,迅速联合各乡镇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全县孕产妇开展全覆盖摸排,重点关注孕38周以上及高危孕产妇群体,最终确定41名重点保障对象。
为确保每一户家庭都认清当前形势的紧迫性,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协同配合,采取电话沟通与上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逐户向孕产妇家庭说明台风期间居家待产的风险,耐心劝导提前转移,最终成功将27名孕产妇安全转移至定点医疗机构。
全县所有助产医疗机构全部开通24小时孕产妇急诊绿色通道,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贯彻“绝不因台风天气拒收任何一名孕产妇”的原则,坚决杜绝推诿扯皮。
各助产医疗机构提前储备医疗物资与药品,全面检修维护胎心监护仪、急救设备等,保障应急状态下设备正常运行。针对可能的紧急转运需求,卫健部门还专门调配救护车改为“移动产房”,每车配备专业医疗设备及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孕产妇急救与转运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怀孕39周的高危孕妇王女士经历了特殊的一夜。8月24日晚,经卫健部门综合评估和孕妇个人意愿,陵水启动跨区域协调机制,与周边市县医院联动,通过绿色通道,由专用救护车将她安全转运至三亚市一家综合医院待产。
“从联系时就一遍遍确认我的身体状况,一路上都有医生护士陪着,车上设备很全,不间断地提供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我们一点都没慌。”王女士和丈夫在抵达三亚后打来电话报平安,“感谢政府安排得这么周到,不仅把我们平安送出来,连生产医院都提前联系好了。这份风雨中的守护,是我们全家一生难忘的温暖。”
更令人欣慰的是,已安置孕产妇中已有2人顺利分娩。从产前监测到分娩全程,医护团队凭借精湛医术和细致护理全程护航,最终实现母婴平安,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
在这场与风雨较量的守护行动中,陵水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速度的民生答卷——从提前防范到精准转运,从贴心安置到跨区域协作,以科学预案和温暖服务,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平安降临筑就了坚实屏障。
清的是路障,通的是民心;保的是供电,护的是生命。这一系列高效有序的应急举措,不仅极大加快了城市恢复正常运转的步伐,更传递出陵水在灾难面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畅通生命通道”的庄严承诺。
编辑:王海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