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海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最新汇总数据显示,今年7月1日起,海南新增滴滴出行、滴滴货运、顺丰同城3家平台企业参加职业伤害保障,2个月以来,新增5.1万名新就业形态人员被纳入职业伤害保障制度。
为保障遭受职业伤害的新就业形态人员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2022年6月,《海南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并自2022年7月起,海南作为全国7个试点省份之一,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美团、饿了么、曹操、货拉拉、达达、闪送、快狗等7家平台企业参加试点,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所属行业由平台企业按单缴纳职业伤害保障保费。之后,海南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分步骤、渐进式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于今年7月1日起新增滴滴出行、滴滴货运、顺丰同城3家平台企业参加职业伤害保障。
自试点运行以来,海南省职业伤害保障参保人数共有35.99万人,保障平台企业订单总量9.34亿单,缴纳保费 5233.03万元,已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759人次,支付基金1516.34万元,基金滚存结余3716.39万元。
据悉,海南省依托现有工伤保险经办模式,细化职业伤害保障经办服务流程,推进通过海南省政务服务网、海易办APP等平台直接申领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实现职业伤害保障业务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同时,海南积极推进落实职业伤害保障“小伤”快认快支工作,大幅缩短业务办理时限,进一步提升职业伤害保障理赔体验。
海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工伤保险处负责人介绍,海南省继续优化职业伤害保障业务流程,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功能设置,提升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办事体验,同时按照人社部门工作部署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进一步兜住、兜准、兜牢职业伤害保障底线。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