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将党建引领贯穿渔业转型、渔民增收、乡村振兴全过程,绘就了一幅“渔”兴民富的振兴画卷。
党建领航,共建模式激活“岸上”新动能
新村镇紧扣潟湖资源优势,把“先锋建功工程”作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该镇党委牵头对新村潟湖近岸滩涂养殖产业用地进行科学规划,聚焦鱼苗育种养殖产业精准发力,创新构建“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联动模式,整合乡村振兴发展资金,通过“飞地”合作方式,以资金入股晨海种业有限公司,全程由党员干部跟踪项目推进、监督资金使用、协调合作事宜。
如今,该项目年均分红约16万元,不仅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红色血液”,更让渔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起来,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合格答卷。
(水产养殖基地井然铺开,规整的养殖池如大地的棋盘,盛满希望之水)
党建破冰,政策扶持驱动“深海”新突破
面对传统养殖模式的发展瓶颈,新村镇统筹规划1.2万亩深海网箱养殖海域,全力推动养殖模式向深海转型。
辖区内临海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党员干部化身“海上服务员”,下沉养殖一线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在政策落实上,严格按照每户49.5亩的标准,优先为清退渔民落实深海养殖用海权益,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渔民;在资源整合上,党员干部带头牵线搭桥,引导渔民以深海养殖海域使用权作价入股,推动16家深海养殖合作社成立,吸纳180名渔民抱团发展。
截至目前,通过审批深海网箱养殖用海共4458.8亩,2021年以来累计养殖商品鱼1100万斤,产值达1.9亿元,渔民获利约3600万元。党建引领下的深海养殖,成为带动渔民增收的“蓝色强引擎”。
↑新村港疍家渔排。
↑深海网箱养殖。
党建赋能,转型融合打造“休闲”新场景
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新村镇深挖疍家文化内涵,以“党建+致富带头人”为双轮驱动,探索“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发动9名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党员联户”机制,带动85名渔民成立疍家渔排协会,并同步建立协会党支部。
该支部牵头制定发展规划,党员骨干率先出资,累计带动协会成员投入980万元,利用废旧渔排和渔船改造建成特色海上疍家民宿,配套海上娱乐休闲中心、疍家陈列馆等设施,打造沉浸式文旅综合体。
2025年上半年,民宿营收突破300万元,带动158人增收。从2022年获评“银宿”,到2023年成为海南首家海上共享渔庄落户地,再到2024年入选省四椰级乡村旅游点,疍家渔排逐步成为传播疍家文化的“海上窗口”。
↑依水而建的疍家民宿。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