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靠‘讨海’为生,现在在家门口开起了网红咖啡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看着店里络绎不绝的游客,桐海村返乡创业者脸上满是笑容。如今的桐海村,红树林湿地生机盎然,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车流不息,特色业态遍地开花,这幅“海滨桃源”新图景的绘就,离不开党建引领的强劲引擎。
桐海村桐栖湾潟湖胜境
强基固本:建强班子激活发展“主心骨”
2023年,桐海村因班子建设薄弱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产业发展步履维艰。为破解这一困境,当地以党组织整顿为突破口,及时调整1名村书记、3名村干部,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级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迅速凝聚干事创业合力,锚定“生态+旅游”发展方向,积极谋划产业布局,成功申报海南省三椰级乡村旅游点,持续巩固“海南省卫生村”称号,让曾经的“软弱涣散村”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班子强则产业兴。村党组织立足桐海村“一轴两区”发展格局,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为中轴,将村庄划分为两个特色鲜明的区域,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滨海一侧重点培育休闲渔业和旅游业,引入网红打卡点、户外体验店等新业态;内陆一侧盘活2800亩肥沃沙土地,通过土地出租、规模化种植,建成蔬菜保鲜配送中心、菜篮子基地、哈密瓜项目等,每年为村集体带来70余万元稳定收入,为乡村产业发展筑牢经济根基。
生态优先:党建联盟守护产业“绿色底色”
“红树林是我们的‘生态宝藏’,也是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必须守护好!”桐海村党总支书记助理肖琳琳坚定地说。为保护红树林湿地这一核心生态资源,村党组织主动联合县林业局、县森林公安局等单位及周边村党组织,成立“守护湿地绿色偕行”党建联盟,构建起跨部门、跨区域的生态保护合力。
联盟党员与志愿者定期开展“净滩护卫”行动,清理海滩垃圾;在植树节组织红树林种植活动,不断扩大红树林面积;实施外来物种清理与红树林补种工程,清理入侵物种拉关木,补植本土白骨壤、红海榄,优化红树林生态结构。与此同时,村党组织创新设计专属IP形象“桐桐”,将其印在路牌、文创产品和村庄手册上,生动传播海洋环保理念,让“生态优先”成为村民和游客的共识,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守护好绿色底色。
桐海村游客赶海拾贝风景
联农带富:创新模式点燃产业“内生动力”
“现在不仅能在家门口上班,还能跟着学经营,日子有盼头!”在“大叔咖啡”工作的村民陈大姐高兴地说。桐海村党组织积极探索“村集体+企业”合作模式,引导村内优质商家与村集体签订合作协议,村集体以土地、资源、协调服务等方式入股,实现业态互补与服务协同。目前,已有4家商户与村集体达成合作,既为村集体增加了资金来源,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桐海村专属卡通形象“桐桐”
为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商户微信群,引导商家参与村庄治理,商户们自发加入防溺水巡查、台风防汛、节假日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增强了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此外,“桐栖渔火”项目开设免费海洋手工艺品培训课程,邀请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参与,免费提供贝壳、原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在店内展示售卖,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真正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桐海村首家网红打卡店“大叔咖啡”
如今的桐海村,从“退塘还林还湿”到“岸上掘金”,从“软弱涣散”到“产业兴旺”,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蝶变故事仍在继续。下一步,桐海村党组织将继续深耕生态旅游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这片“海滨桃源”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审核:殷礼嘉 龙仕炜
编辑:钟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