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榜上有名!海南发布第六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2025-10-21

近日,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创新性、广泛性、代表性、实用性”为原则,发布第六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向全省推广实施。

本批示范案例共8个,从全省各市县(含园区)、各单位改革创新工作中甄选而出,涉及自贸港飞机维修、海上供油、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涉外诉讼、信用园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惠企惠民政策兑现、政务审批服务等领域。

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负责推广示范案例的责任单位,要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示范案例在全省推广实施、落地见效。各市县、各单位要学习借鉴示范案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对标先进、比学赶超,营造“领跑者”树标杆、“跟跑者”踊跃赶超、互促共进的良好氛围,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具体名单如下:

案例1 创新“一站式”航空维修服务,打造自贸港飞机维修产业营商环境标杆

随着航空维修业态在海口逐渐聚集成型,为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满足企业“一站式”解决飞机检修、喷涂、零部件维修等服务的需求,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推动建设“一站式”航空维修产业中心,联合海口海关丰富通关便利化措施,用好用足“自贸港+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叠加优势,致力于打造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4S店”。

案例2 实施“一船两用+跨关区直供”海上供油新模式降低企业营商综合成本

为提升运输便利化和服务保障水平,海口海关率先在全国实施保税油加注供油船舶“一船两用+跨关区直供”集成创新模式,允许经海关备案的加注船舶进行本地或者跨关区两种业务模式的加注业务,支持开展保税油加注的同时,兼营国产燃油短程运输业务,拓展了供油船舶“油料配送(保税供油加注)+海上管线(承运国产燃料油)”功能,创新破解加注船舶保税供油的单一功能限制,大幅提升船舶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综合营商成本,有力保障了自贸港保税油加注高质量发展。

案例3 强化政府合同履约监管,以诚信政府提升企业投资信心

为强化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提升政府合同履约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打造阳光透明政务诚信管理体系,儋州市在全省率先打造政府合同监管新模式,填补原有政府合同监管空白,分类别、分阶段、分重点监测合同履约情况,压实政府合同履约职责,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全力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案例4 构建一站式涉外诉讼服务机制,提升多元纠纷化解和司法服务能力

为主动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工作要求,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聚焦多元司法服务需求,融汇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发展优势,以优质平台、便捷流程、专业团队为体系基础,构建一站式涉外诉讼服务机制,在诉前、立案、审判、执行阶段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致力打造自贸港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样板。

案例5 推进“信用园区”建设赋能重点园区发展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持续推进信用园区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助力提升自贸港重点园区发展中的审批服务、资源要素获取、新兴产业监管等环节,赋能园区企业和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案例6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尊商安商利民的营商环境

为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尊商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三亚市天涯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打造“‘益’企在党群”服务平台,围绕投资经营服务、审批监管质效、企业运营成本、企业成长发展等维度,推出服务企业组合拳,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助企发展格局,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案例7 推行“免申即享”“免申快享”,数智赋能营商环境优化

近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财政、税务、公安、电力、市场监管等部门,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重点产业扶持领域,不断推出系列资金奖补政策,并以“数据赋能、信用支撑、流程再造”为核心,创新推出用电支持“免申即享”、新能源汽车个人充电补贴“免申快享”等服务模式,解决企业和群众享惠政策过程中面临的申报材料多、流程复杂、兑现周期长等问题,实现政策红利“一键直达”,显著提升经营主体和群众获得感、体验感。

案例8 推行区域一体化审批服务新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陵水黎族自治县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理念,坚持改革引领和服务创新双轮驱动,推行区域一体化审批服务新模式,打破制度壁垒,突破地域限制,推动政务服务进一步贴近群众、方便群众、便利群众,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木林

审核:李霜梅

监制:殷礼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