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陵水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创新构建“党建+营商环境”工作体系,将党建引领贯穿政务服务、诉求解决、制度创新全过程,通过“党建+直通联办”“党建+服务升级”“党建+制度创新”“党建+问题导向”四大路径,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为陵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直通联办: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为破解基层治理诉求响应慢、解决难问题,陵水县营商环境建设局以“直通联办”机制为抓手,推动12345热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严格按照“1个工作方案+2张直派清单”部署,形成“网格快办”“多级联办”分层解决问题模式。自2024年机制落地以来,累计办结直通联办工单419件,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18.11小时,较以往提前近30小时;发布超期预警294次,直通联办工单按时办结率达98.80%,诉求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同时,该局还完善《海南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陵水县分平台内部考核管理制度》,出台《陵水黎族自治县12345热线争议工单处理机制》《陵水黎族自治县政策解答工作方案》等制度,构建“精准对接、即时响应、权威解读”的政策信息公开服务体系,推动诉求工单直派基层、快速落地,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党建+服务升级:打造高效便捷服务体系
以党建引领服务提质,陵水县营商环境建设局从流程优化、队伍建设、先锋示范三方面发力,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实施“一窗办理”改革,通过相对集中审批、受审分离、部门内部流转等措施,实现231个县级审批(含备案)事项“一窗通办”,覆盖从社会投资备案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大幅减少企业跑腿次数。
在窗口队伍建设上,统一管理全县综合窗口人员,实行“不定期”岗位轮换,打破“熟人效应”,同时组织业务骨干、窗口人员开展培训33次,打造“高效、廉洁、便捷”的清廉服务队伍。此外,该局还依托2个党员先锋岗、1个党员工作室、1个党员责任区,为群众提供咨询辅导、帮办代办、送证上门等服务,并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行“午休及节假日不打烊”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2025年5月,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凭借优质服务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党建+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党员干部带头攻坚,成为陵水县营商环境制度创新的“主力军”。该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创新推出“全县通办”改革,全面深化综合窗口受理制,2245个事项实现“一门通办”,乡镇、园区可办事项达1342项,经营主体可在全县任意统一服务场所办理业务,累计减少群众跑腿3.9万次,推动政务服务城乡均等化。
针对重点领域痛点问题,该局先后出台多项创新政策,推出海域使用权审批出让措施,解决308宗疍家渔民海域使用历史遗留问题,为海上民宿、深海养殖等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制定《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破解林下经济审批中设施建设使用林地标准难题;推行水电气网联报及外线工程并联审批,简化电力业扩报装程序,提升报装流程透明度,切实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党建+问题导向:激活发展新动能
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陵水县营商环境建设局以“问题导向”推动党建与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其中,“政企有约”活动已开展36期,通过常态化政企沟通,各类渠道共解决企业诉求1000余个,并推动出台适度出店经营、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一批长效制度,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规范一类事”的跨越。
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上,该局坚持“一号工程”定位,建立“一套机制、一支队伍”,形成问题处置闭环,省级转办的39件历史遗留问题已完成33件,完成率达84.6%。同时,推行重点企业包联制度,党员干部化身企业“服务员”,精准对接26家企业的48个问题,已办结32个,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激活市场发展新动能。
2025年1-9月数据显示,陵水县政务服务“好差评”满意率达100%,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提速80.39%。下一步,陵水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将持续深化“党建+营商环境”模式,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为陵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陵水融媒体中心 陵水县营商环境建设局
编辑:王海滔
审核:李霜梅
监制:殷礼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