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关注 | 陵水北斗口袋公园如何成为“幸福园”

2025-11-12


近日,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的北斗口袋公园,大人们坐在椅子上聊天、在步道上散步,孩子们在游乐设施里玩耍,一派惬意闲适的景象。曾经杂草丛生、垃圾散落的闲置空地,已然成为周边5个小区、4000多名群众休闲的“幸福园”。

这场转变,始于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也源于“以民为本”的建设初心。

陵水县多个部门在勘察选址时,发现这片位于陵水县城中心区的“宝地”——这里人口密集却绿地匮乏,恰好能填补周边居民对公共休闲空间的需求缺口,让“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民生期盼有了落地载体。与此同时,公园从规划之初确立了“群众的公园群众建”的理念,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的方式广泛征集民意,让居民真正成为公园建设的“主人翁”。

“要增设儿童娱乐设施,让孩子有地方玩”“一定要保留原有树木”“希望增设便民通道,出门就能进公园”…… 短短一段时间,建设单位就收集到二十八条来自居民的意见建议。经过梳理筛选,“增设儿童娱乐设施”“保留原有树木”“开通便民通道”等多条合理化建议被逐一采纳,精准融入设计方案。

针对部分居民居住较远,出行不便的问题,相关单位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专门在公园北侧增设3处便民通道,实现居民“开门直通公园”的便利。

建成后的北斗口袋公园总占地面积约7832平方米,科学布局着休息区、健身区、运动区和黎族文化展示区。设计者巧妙运用“动静分区”理念,让儿童区的欢闹与健身区的宁静互不干扰,一条慢跑道则如纽带般串联全园。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过程中,场地内的原生榕树、龙眼树、椰子树等乔木都得到了百分之百保留,通过根系包裹、搭建支撑钢架等措施,让这些承载着居民记忆的树木继续茁壮成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林下休闲空间。

家住陵城中心大道附近的梁少还是北斗口袋公园的常客。“这里离家近,特别方便。自从这里开放之后,我每周都会来散步、锻炼,还会带孩子来打篮球。”

如何让北斗口袋公园“颜值”长存、作用长效?陵水县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陵水正在探索“配套商业+公园养护”的市场化管养模式,会在公园边角处合理规划96平方米的集装箱商铺,未来将引入便利店、冷饮吧等轻业态,年租金收益将全部用于公园日常养护,让公园“自我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木林

审核:李霜梅

监制:龙仕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