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绿林子”变“钱袋子” 小蘑菇撑起大产业

2025-11-12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陵水群英乡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小小的虎乳灵芝,成为促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的大产业。

走进陵水群英乡合口队虎乳灵芝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橡胶林下,一株株虎乳灵芝破土而出,产量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小心采挖、装筐、搬运,一派繁忙而喜悦的丰收景象。

群英乡村民卓亚银告诉记者:“我是住在附近的村民,来到这个基地干活,有钱赚,还能获得生活经济补贴,同时在基地里学到了不少种植技术。”

这片绿林生“金”的景象,得益于群英乡“政企联动、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乡政府精准对接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每年12月底完成栽种,经过半年自然生长,次年6月进入集中采收期,亩产稳定在2000斤左右,年产值成效显著。这种“林下种植”模式,不仅高效利用了林地空间,守护了绿水青山,更构建起稳定的产销链条,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陵水群英乡合口队虎乳灵芝种植基地负责人周春荣说:“种植和采收环节,我们都聘请了附近的村民,他们每天收入差不多200块钱左右,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学习种植技术。”

就业是民生之本,产业是就业之源。基地在种植、管护、采收等关键环节,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务工。采收期持续2至3个月,为村民提供了灵活且有保障的就业岗位。群众不用远走他乡,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务工增收+技能提升”的双重收获,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也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让群众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2024年度,村集体获得分红19.2万元;在就业方面,截至2025年10月,已吸纳脱贫人口务工约750人次,累计带动务工收入80万元;土地流转方面,同期通过食药用菌相关土地流转帮助农户增收约23万元;生产赋能上,带动4户农户自主种植食药用菌50余亩,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约3万元。

陵水群英乡农业服务中心郑诗韬介绍:“群英乡政府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与企业合作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分红、带动就业、发展生产等联农带农机制,大幅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这一模式既有效盘活了林下土地资源,也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

如今,群英乡的“绿林子”真正变成了群众增收的“钱袋子”。“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盘活了林地资源,做大了特色产业,而且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陵水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海琼 郑蔚文 实习生 宋卿

编辑:李木林

审核:李霜梅

监制:龙仕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