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冲上热搜
引发关注
夏季 蛇类活动较为活跃 蛇咬伤事件也随之增加 毒蛇咬伤 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面对这一突发危险 掌握科学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 我国有50多种有毒蛇,其中10种为剧毒蛇,而海南常见的毒蛇有5种。蛇咬伤的死亡率为5%~10%,致残率为25%~30%。目前除毒蛇咬伤外,国内尚无其他动物致伤的特异性解毒剂。 局部组织损伤 蛇牙尖利,咬伤后往往造成局部组织的非特异性损伤,伴有表皮破溃、出血,软组织损伤等。 伤口继发感染风险较其他类型伤口高 除了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伤口感染以外,还可引起如破伤风这类特异性感染。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重症破伤风病死率同样接近100%。 毒蛇咬伤可造成伤者中毒 蛇毒经咬伤处吸收后可散播至全身各组织脏器,造成全身中毒反应。不同蛇毒的毒理作用机制不同,有血液循环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混合毒素等。 目前几种典型的蛇毒均有相应的抗蛇毒血清。除毒蛇咬伤外,国内尚无其他动物致伤的特异性解毒剂。 部分蛇咬伤可引起伤者全身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轻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肿、风团样皮疹、脓疱等症状,若伤口未妥善处理,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在数分钟内出现过敏性休克,或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一般处理 发现被毒蛇咬伤后,切勿剧烈活动,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蛇毒的吸收。应使伤口保持局部相对固定,及时前往医院治疗;若情况允许,应提前拍下蛇的照片,以便医护人员及时辨别蛇的种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局部伤口处理 若经专业人士确认为无毒蛇咬伤,且咬伤创口较小,创面清洁,可自行对伤口处予流动清水清洗、透气纱布覆盖创面、包扎。情况稳定后可就近至基层医疗单位诊疗。 排出毒素 若为毒蛇咬伤,除进行局部伤口处理外,另需排出局部毒素。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的同时轻轻挤压创面排出浅表毒素,避免毒素吸收。 常规药物使用 为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抗过敏,同时给予消肿,甘露醇、硫酸镁等局部抗炎处理。 到医疗机构注射相应抗蛇毒血清 前往最近的蛇伤救治网络中有蛇毒血清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主要根据毒蛇的种类,选择不同的血清,不同的蛇有不同的血清,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蝮蛇,均有其专门的血清。 5月30日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 如有紧急情况 请及时就医 注意夏日毒蛇出没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出现被蛇咬伤情况需立即就近就医 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抗蛇毒血清储备情况表(2025年5月)


来源:海南省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王海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