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红树林变身惠泽百姓的“金树林”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5-07-28

海陆之间,绿色连绵,蓝绿交汇,分外醒目。这便是海岸红树林。

夕阳西下,成群鹭鸟掠过葱茏的红树林,在澄澈的水面上投下灵动的倩影。游客们沿着栈道漫步,不禁感叹:“这里风景真美,茂盛的红树林扎根在滨海湿地,太壮观了。”不远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鹭鸟的鸣叫交织成红树林岸边最动人的旋律。

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令人神往。

图片

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陵水拥有118.57公里海岸线与1900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其核心区域为新村潟湖和黎安潟湖,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被誉为陵水的“双眸”,也是全国最大的疍家渔村所在地。

10多年前,这里曾是另一番模样。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潟湖一度面临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严重生态问题。

转机始于一场退塘还林还湿攻坚战。

在海南省林业局的指导下,2012年开始,陵水在新村潟湖、黎安潟湖及周边海域开展了一系列整治修复工作,通过建立“湾长+河长+林长”机制,由多部门牵头,统筹各方力量,扎实推进潟湖环境治理。

截至2024年,潟湖区域退塘近万亩,拆除渔排和海上餐厅715户、笼口3.2万个,有效降低了养殖密度和污染负荷,腾出近万亩水域用于湿地恢复。

为重现具有陵水特色的红树林自然美景,陵水在腾出的滩涂上,按照“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红树林湿地修复及海草保护工作。

目前,已回归引种本土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红榄李2000余株,增殖放流面积3000多亩。此外,还种植了白骨壤、红海榄、榄李、桐花树、角果木等本岛原生红树植物,并混搭种植木槿、秋茄、海漆、海莲、桐棉等树种,以增加红树林的层次感和自然美感。

按照海南省林科院湿地研究所(红树林研究中心)所长钟才荣团队计划,在陵水新村港开辟新的种植区域,探索无人工干预的自然更新生长模式,促进红榄李种群自然更新。同时,在已有50%萌发率的基础上,优选种子,争取达到更高的萌发率,进一步扩大野外种植规模。

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陵水注重平衡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采取经济补偿方法,对退出养殖经营的村民进行评估补偿。统一规划1.2万亩深海网箱养殖海域、700余亩水产南繁种苗繁育基地,鼓励渔民和合作社转型发展。

显著的修复成效也为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持续推动潟湖生态修复,充分发挥红树林湿地资源效益,陵水以新村潟湖红树林和退塘还湿(林)成果为基础,申报建设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获国家林业局批复建设,2023年通过国家林草局评估验收。

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14373.3亩,以保护和恢复潟湖生态系统及生物栖息地为核心,集湿地保护、科普宣教和湿地生态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

自湿地公园建设以来,潟湖生态系统持续向好,潟湖海岸变身“海上森林”,集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于一体。湿地公园水质趋向良好,总体达到《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水质标准,甚至吸引了对环境要求极高的沙虫在此栖息。

全县红树林面积达6800余亩,红树品种从实施生态修复前8种增至27种。

前来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过去白鹭非常稀少、现在成群结队,湿地内底栖生物也逐渐丰富,这些都是湿地生态持续向好的体现。”陵水湿地管理中心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人员说。2023年,他们在湿地公园观测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这是陵水首次发现该物种。

如今,当地百姓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成功实现转产转型,迎来了增收致富的新契机。

为进一步解决当地渔民就近就业问题,陵水与村民签订共建共管协议,聘请村民担任湿地公园保洁员、巡护员,雇佣周边村民参与湿地修复。鼓励疍家渔民组建潟湖巡护队、成立渔民合作社、开发疍家风情非遗特色之旅,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治理、开发旅游服务,并从经营收入中获得分红,形成全民参与保护、共享生态红利的良好氛围。

2024年,新村、黎安潟湖接待游客165.57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9.56亿元。

游客来到全国首家疍家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通过文物展品、新媒体图文展示等形式,了解疍家人的历史脉络、生活习俗,以及从古代疍民“入水”到现代疍民“上岸”的变迁故事。

海南疍家博物馆馆长林桐哲介绍,自2023年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20万人次左右的游客,研学团队2万人次。暑期,博物馆开展疍家文化讲解、疍家传统非遗结网、疍家帽编织等研学课程,颇受游客喜爱。

今年6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陵水黎族自治县潟湖区域的生态修复实践案例成功入选,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从湿地生态退化到成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陵水的嬗变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片重生的红树林,不仅筑起了坚实的生态屏障,更让“海岸卫士”成为惠泽百姓的“金树林”。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