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南省大力推进社区慈善,通过设立53支社区慈善基金,筹集善款超1100万元,累计开展慈善项目百余个,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有效激活基层慈善活力,精准解决群众身边难题。这是记者从8月27日召开的海南省“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的。
8月27日,2025年海南省“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海南省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 黄东光 摄
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石清理介绍,海南省已制定《海南省推动社区慈善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及《海南省社区慈善基金发展指引(试行)》,指导各市县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截至2025年7月,全省共设立社区慈善基金53支,筹集善款超1100万元,累计开展慈善项目百余个,覆盖海口、三亚、澄迈、陵水、临高等11个市县。这些基金主要用于扶危济困、助残救助、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使许多群众关切的问题在社区层面通过慈善、自治、互助方式得到解决。
同时,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蓬勃发展,从2021年的9300余家增长至1.3万家,类型涵盖文体、服务、自治、平安及习俗等多个类别,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和精神生活,也有力促进了社区及乡村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目前,海南已实现市县枢纽型慈善组织全覆盖,持续实施“幸福家园”工程,积极动员驻社区单位、外出经商群众、爱心居民等自愿捐赠,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慈善的渠道。社区慈善正逐步成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海南将继续加强对社区慈善基金的监督管理,扩大社区慈善覆盖范围,推动慈善资源更好地下沉基层、服务民生。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