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现代化环保基地内的陵水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建设完工。作为当地重点生态环保工程,该项目将显著提升陵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实现产消平衡,推动城市绿色转型。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大的钢结构厂房内,喷雾抑尘系统不时洒下细密水雾,厂房内破碎、分选、筛分等重型设备已安装完毕,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测调试。
项目设备(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涵盖建筑工程、屋面光伏发电系统等综合性环保设施。项目投产后,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可达50万吨,其中拆除垃圾45万吨、装修垃圾5万吨。
“经过一系列破碎、筛分,可产出3种不同规格的‘骨料’与‘渣土’,再利用率能达到40%至45%。”项目业主单位设备工程师黄松亮介绍,这些“再生骨料”和“渣土”可用于路基填充、再生建材制造等领域。届时,陵水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水平将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产生与消纳的动态平衡。
工作人员讲解固废分解再生工序(央广网记者 蔡文娟 摄)
在绿色发展方面,该项目亮点突出。屋面光伏发电系统可满足厂区用电需求,大幅降低碳排放。同时,项目采用固定式生产线,全程封闭运行,配套“粉尘收集+降噪”技术,确保废气、噪声达标排放,全面践行清洁生产理念。产业模式上,项目构建了“垃圾回收——处理——再生品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积极对接本地基建项目推广再生建材,有效激活循环经济市场化发展。安全生产层面,项目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为后续运营保驾护航。
俯瞰项目(央广网发 项目方供图)
“项目不仅能减少填埋占地与污染风险,降低消纳费用,更能为居民营造洁净环境。”项目现场负责人郑吕圣表示,未来陵水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将以绿色发展为笔,在当地生态建设蓝图上续写答卷,让“无废城市”的底色愈发明亮。
编辑:王海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