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陵水黎族自治县民政局(以下简称“县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的工作理念,积极履行新时代民政职责使命,在民生保障、儿童关爱、社会事务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民生保障方面,县民政局持续推动救助扩围增效。通过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部门信息共享,1-6月新增城乡低保371户1147人、特困69户69人。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188.25万元惠及512户2106人。同时,深化服务类救助,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1.0721万人次。开展特困人员大排查,精准识别疑似对象,落实救助政策。持续抓好社会救助专项治理,督促乡镇解决了诸多办件超时、效率低等问题,办结42件信访件。上半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4人,重大节点加强巡查,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
儿童关爱保障服务扎实推进。基本生活保障精准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三类特殊困难群体生活补贴按时发放,春节和 “六一” 期间还发放了慰问金及助学金。包保帮扶责任压实,为众多未成年人建立台账并精准帮扶,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创新综合保护服务,依托 “护苗” 驿站打造 “一站式” 服务模式,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配合开展不良行为纠偏矫正培训班,举办 “困境儿童寒假营会” 等活动。实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已开展58场次服务1637余人次;困境儿童生活状况评估工作已入户226人。
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全面提质。婚俗改革与服务深化,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开展特色主题颁证活动,3A 级婚姻登记场所开放并提供多种服务,上半年婚检、结婚登记、辅导等工作有序开展,完成1271份电子婚姻档案归档。残疾人福利保障强化,精准发放补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落地,已为162人建档,提供服务4510人次,结合助残日加强宣传。区划地名工作规范提升,制定乡级界线联检方案,完成44条乡村地名备案,安装智慧界桩实现动态监测,并成功推动港坡港入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候选名单。
殡葬改革规范服务有序开展。加快公益性设施建设,县级公墓万福生态墓园项目顺利推进。深化绿色殡葬宣传,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清明期间设点开展文明祭扫活动。保障清明祭扫安全,成立巡查组确保 “平安清明、文明祭扫”。推进殡葬领域规范有序,联合市监、执法部门检查161家殡葬用品商户,对65家无照经营、未明码标价商户下达整改通知并全部落实。
养老服务品质提升暖心惠民。规范发放老年人福利补贴,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推动民生实事落地,户籍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已完成5507人,投入120万元提升改造4个乡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监管整治养老领域突出问题,联合多部门检查并督促整改。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为1214名经济困难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助洁、助行、寻访关爱等上门服务50027次,有序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为民服务陵距离”系列助老活动16场,覆盖2100余人次,有效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社会组织监管规范防范风险。动态掌握社会组织情况,上半年新增6家。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年检工作,81家社会组织完成线上提交并通过年检。强化监管检查,联合多部门抽查社会组织并督促整改,梳理往年“僵尸型”社会组织27家,净化组织生态。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对101家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基本情况进行排查,夯实党建基础。
下一步,陵水黎族自治县民政局将强化社会救助能力,通过加强培训、多维宣传、动态管理,提升精准保障效能;强化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能力,补齐服务设施短板,筑牢社会事务体系根基;强化殡葬基础支撑,加快设施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养老服务供给,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涉老资金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民政服务水平,为陵水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审核:殷礼嘉 龙仕炜
记者:邓丽莎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