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 | 开渔前夕:渔港沸腾 民盼丰收

来源:陵水融媒体中心     2025-08-15

【编者按】南海浪涛拍击北纬18度黄金岸线,陵水以“向海图强”之势,擘画新时代海洋华章。这片“珍珠海岸”,既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也是海洋强国战略关键支点。从深海油气“气龙”腾跃到海底数据舱数智驰骋,从南繁水产科技赋能到疍家渔旅融合的生态图景——陵水以智慧为犁,在蔚蓝海域耕耘海洋产业发展新路径。

即日起,陵水融媒将推出《向海》系列专题报道。深入海洋开发前沿,走进渔业转型现场,对话耕海渔民与“闯海创客”。从浪潮里的科技突破和民生变迁中,探寻陵水“闯海”生动实践。


8月15日,南海伏季休渔期进入倒计时,不足24小时的等待里,陵水新村渔港码头早已沸腾如潮。成排渔船整齐列阵,林立的桅杆直刺苍穹;甲板上,渔民们往来穿梭、忙碌不停,加冰车的轰鸣声、缆绳的拖拽声、铁器的碰撞声交织回荡。

“这渔网得再细查,关键环节可马虎不得。”在“琼陵渔13662”号渔船的甲板上,有着二十多年出海经验的林尤学正俯身检查备好的渔网,话语里满是老渔民的严谨。作为土生土长的陵水人,祖辈与海浪相伴的身影从小便在他心底扎根,这片蔚蓝大海对他而言,是血脉相连的牵挂。三个半月的休渔期即将画上句点,他早已按捺不住,浑身的劲儿攒得足足的 —— 这艘船是他流动的家,大海是他的命脉,眼看开渔日近,他眼里的光,盛满了对出海的热切期盼。

深耕渔业二十余载,林尤学凭对洋流、鱼汛的精准把握,曾创下单航次19万斤渔获的亮眼纪录,常规作业中每次出海也稳定收获数万斤,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捕鱼能手”。此刻,他正和亲朋好友一起,将食用油、大米、矿泉水等生活物资一一搬进船舱储藏室,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对出海的郑重。

晌午的码头,浪涛轻拍船身,粼粼波光在海面上跳跃。林尤学站在甲板上,望着这片熟悉的海,向记者说起休渔期的日常:“这时候可不能含糊。” 他黝黑的脸庞带着憨厚的认真,“我和船上弟兄们每天把渔网收得整整齐齐,消防设备、救生衣检查得仔仔细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必须重视起来,马虎不了一丁点。”

在他看来,休渔从不是“歇业”,而是给大海“喘口气”的机会。“咱祖祖辈辈靠海吃海,现在多等这几个月,将来鱼群才能更密,子孙后代的渔网才不会空。”他指着船舱里的安全台账,每一页都清晰记着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的明细,“安全生产是底线,海洋资源是根本,这两样,咱得攥得紧紧的。”

码头上,数十艘渔船静静泊靠,渔民们或埋头修补渔具,或围坐学习渔业法规。像林尤学这样的守护者还有许多,他们用日复一日的自觉与坚守,守护着南海的生生不息,也为这片海的未来,注入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随着开渔号角即将吹响,这份对大海的敬畏与热爱,正化作前行的力量,等待着与浪花共舞,续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渔业新篇章。

审核:殷礼嘉 龙仕炜

记者:陈海琼 郑科育

编辑:李木林

相关推荐